因為工作項目的執行時間短、預算有限、人力不足,所以大多數的時候,我們用抄的。同時,因為抄多了,我們越抄越有技巧。動詞,也不再是抄了。
作品原創的成本太高,不適合台灣的發展,或説幾乎極少仍能夠存在台灣。但是台灣可以發展那種高明有技巧的抄:改寫/改設計。例如改一點點歐美high street的設計。這個需要的時間比較少,而且有版權灰色地帶,對吧?更不要說是舉證困難、甚至可能沒有人會注意到的博物館活動(展示設計等等)。
從傢具、筆電設計、成衣、藝術創作....。這樣說好了,哪一樣是台灣獨創?沒有抄的影子?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