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8 August 2015

學生抗爭、媒體亂象對學生影響之觀察

下筆時,不知是否會變成我最討厭的外省菁英(大家都知道是誰),總是用一股高高在上的態度看台灣。

從太陽花到反課綱,我支持學生抵抗不合理權威的行動,即便這些抗爭被認為是違法、野蠻、不正常的(是的,有教養的人不會做這些違法、野蠻、不正常的活動)。我的上司大罵這些活動,我的極限是沈默。但是,我必須要說,有一個意外的反效果是:我也看到不少同學,在日常生活中、學校的學習上,只剩下凡事批評、但是欠缺內省的態度。抗爭、各種形式的客訴(包括用期末評量報復平時與期中考分數)、爆料,已經成為家常便飯,甚至內化成學生性格中的一部分。

思考了嗎?沒有(或是很少)。
讀書了嗎?沒有(或是很少)。
做作業了嗎?沒有(或是很少)。
基本禮貌學了嗎?沒有(或是很少)。

以上是一個程度、百分比的問題。意思是說,現在的台灣,能夠用心學習、用心接物處世的學生,比例上實在變少了。然而,他們的熱血維持在一百分,這個千真萬確。

有幾次演講場合,我看到學生提問,和媒體名嘴謾罵的態度如出一轍,但是他們完全沒有意識。

颱風過後,大家來打掃一下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